当前位置:首页 > 危机干预 >

何为创伤后应激障碍?如何治愈?

文章来源:中启心理2013-07-23 14:09心理咨询电话:010-56148903

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 traumatic stressdisorder;PTSD)指人在遭遇或对抗重大压力后,其心理状态产生失调之后遗症。这些经验包括生命遭到威胁、严重物理性伤害、身体或心灵上的胁迫。这类事件包括战争、地震、严重灾害、严重事故、被强暴、受酷刑、被抢劫等。PTSD发病多数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半年内出现。

发病原因导致产生PTSD的事件,是发生在一个人经历或目睹威胁生命的事件。这类事件包括战争、地震、严重灾害、严重事故、被强暴、受酷刑、被抢劫等。几乎所有经这类事件的人都会感到巨大的痛苦,常引起个体极度恐惧、害怕、无助感。这类事件称为创伤性事件。

许多创伤后的生还者恢复正常生活所需时间不长,但一些人却会因应激反应而无法恢复为平常的自己,甚至会随着时间推移而更加糟糕,这些个体可能会发展成PTSD。PTSD患者通常会经历诸如发噩梦和头脑中不时记忆闪回,并有睡眠困难,感觉与人分离和疏远。这些症状若足够严重并持续时间够久,将会显著地损害个人的日常生活。

PTSD表现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症状,它的复杂性表现在常与相关的精神失调合并发展,如抑郁、药物滥用、记忆和认知问题,以及其他的生理和精神健康问题。这类失调也会伴随损害个人在社交及家庭生活中发挥作用的能力,包括职业不稳定性,婚姻问题和离异,家庭失调,和子女教养的困难。

PTSD的病因尚未阐明。可以明确的是创伤性事件是导致PTSD发病的必要条件但不是充分条件——即产生PTSD,一定要有创伤性事件为诱因,但并非经历创伤性事件者都会导致PTSD。事实上,虽然大多数人在经历创伤性事件后都会出现程度不等的症状,但只有少部分人最终成为创伤后应激障碍患者,还有许多其他的内因成为PTSD的危险因素。如精神病家族史、童年时期的心理创伤、性格内向及有神经质性格倾向等,或在创伤事件发生前后有其他的负性生活事件如家境恶劣、躯体健康状态不佳等。

中国诊断标准(CCMD-3)

中国诊断标准是由中华精神科学会于2000年颁布的《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3版》(CCMD-3)。在创伤后应激障碍的诊断标准中,2008年7月由卫生部修改了病程。其诊断标准如下:

⒈主要表现:

创伤后应激障碍是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导致延迟出现和长期持续的精神障碍。主要表现为:

⑴反复发生闯入性的创伤性体验重现(病理性重现)、梦境,或因面临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境遇,而感到痛苦和不由自主地反复回想;

⑵持续的警觉性增高;

⑶持续的回避;

⑷对创伤性经历的选择性遗忘;

⑸对未来失去信心。少数病人可有人格改变或有神经症病史等附加因素,从而降低了对应激源的应对能力或加重疾病过程。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在遭受创伤后数日甚至数月后才出现,病程可长达数年。

⒉症状标准:

⑴遭受对每个人来说都是异乎寻常的创伤性事件或处境(如天灾人祸);

⑵反复重现创伤性体验(病理性重现),并至少有下列1项:①不由自主地回想受打击的经历;②反复出现有创伤性内容的恶梦;③反复发生错觉、幻觉;④反复发生触景生情的精神痛苦,如目睹死者遗物、旧地重游,或周年日等情况下会感到异常痛苦和产生明显的生理反应,如心悸、出汗、面色苍白等;

⑶持续的警觉性增高,至少有下列1项:①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②易激惹;③集中注意困难;④过分地担惊受怕;

⑷对与刺激相似或有关的情境的回避,至少有下列2项:①极力不想有关创伤性经历的人与事;②避免参加能引起痛苦回忆的活动,或避免到会引起痛苦回忆的地方;③不愿与人交往、对亲人变得冷淡;④兴趣爱好范围变窄,但对与创伤经历无关的某些活动仍有兴趣;⑤选择性遗忘;⑥对未来失去希望和信心。

⒊严重标准:

社会功能受损。

⒋病程标准:

精神障碍延迟发生(即在遭受创伤后数日至数月后,罕见延迟半年以上才发生),符合症状标准至少已1个月(2008年6月修订此条)。

⒌排除标准:

排除情感性精神障碍、其他应激障碍、神经症、躯体形式障碍等。

上述三个诊断标准,是基本接轨的。

急性期应激反应的处置-有效避免或减轻PTSD

1、现场干预:

通过救援现场的军警人员、义工及第一线紧急医疗人员,即时介入处理最佳。首先确保个案已经脱离危险并处于安全的场所内,确保基本的生活必须如饮食、保暖、休息场所等,专业的心理干预者通过基本而简单的询问,给予情感支持和鼓励情绪宣泄,让个案在有限的时间与空间下,能适度宣泄其恐惧、愤怒、哀恸等情绪。急性期处置特别需要注意以下几点:第一、急性期处置更多在于支持,对其基本生活保障情况的评估和其基本情绪的关注比深层内心感受更重要;第二、允许其有任何形式的情绪宣泄,避免“节哀顺变,还能重来”等说词,以免阻断情绪;第三、心理救援是一项需要专业者全身心倾注爱心的工作,避免任何走过场式的关注,虚伪的情感关注会给个案带来“被救助者再次抛弃”的二次创伤。在充分尊重个案自愿原则下可以让个案反复多谈几次,以充分宣泄情感。精神科医师可开具低剂量镇静安眠药处方,来处理严重的焦虑或反复失眠等症状,但须避免药物滥用。

2、后续处理:

安排心理咨询或心理治疗:仍鼓励个案多谈自己的内心感受,处理其不当的自我责备以及“存活者罪恶感”(家人都死了,我却还活着)。在此时个案多会产生对生存意义的质疑,以及对生死的迷惘,或有自杀意念,须以坚定及陪伴倾听的态度,助其走过哀伤。可运用个别或团体心理治疗模式来处理。持续在精神科医师协助下,使用抗郁剂和(或)抗焦虑剂治疗,此时须注意个案以滥用酒精或镇静安眠药来自我处理情绪的情况。如果是因为犯罪事件受害的当事人,急需要一个安全的环境,并且安排规律的生活步调(如运动等),均有助于早日复原。

上一篇:婚姻危机的初兆与化解方式     下一篇:生活危机之公共危机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