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亲子关系 > 幼儿童年期 > 热点问题 >

远离父母的“祸害”

文章来源:中启心理2012-05-24 10:32心理咨询电话:010-56148903

最近豆瓣上有一个小组,名叫“父母皆祸害”,英文名“Anti-Parent”,直接翻译过来就是“反父母”。小组成立不久,已经拥有两万多名成员,大多是在校大学生及刚刚毕业不久的年轻人。大家在这个网络空间中讨论父母给自己带来的伤害,其中包括暴力、虐待、侮辱、冷漠、控制、强迫,还包括过度溺爱、侵犯隐私、强加于人、无限干预,等等。

对此,很多父母大呼养了一群“白眼狼”,自己从来都是一门心思的为孩子着想,不惜一切代价的为孩子的成长提供各种必要的条件,甚至是奋不顾身的牺牲自己的所有喜好为孩子成长铺平道路。所作的一切非但没有得到孩子的认可,反而自己在孩子的眼中居然是“祸害”,如此言论形成巨大的打击,让很多含辛茹苦的父母们这次真的很“寒心”。

父母真的“皆祸害”?我说,没那么邪乎,每个都是肯定是过分了,但如果以家庭为单位,80%家庭的父母是在自己无意识下扮演了一个合格的“祸害”角色!

爱的扭曲移情受到的伤害

移情,是指当事人把对过去生活中某个重要人物的情感、态度、和属性移到了不相干的另外一个人身上,并相应的对这个人产生的情感和行为。

当我们的父母感受到生活的无奈、恐惧,又无力改变的时候,一小部分父母就会因此情绪无处发泄,而将这样愤恨的情绪转移到最弱小的孩子的身上。

我一位很好的朋友,某金融公司的高管,她从小就是在家庭暴力当中成长起来的。在这里我们替称她为A女。

A女妈妈的情感世界就是长期处于愤怒和不平衡,这些情绪是由婚姻而产生。在A女小时候,她经常看到父母争吵,妈妈每次都歇斯底里的嚷嚷,而爸爸却无动于衷的坐在一旁,实在听不下去了,两人会发生武力冲突,接下来爸爸就会离家而去。然后妈妈就会摔东西,最后她和哥哥就会成为妈妈最终的撒气筒。A女和我讲,最严重的一次是妈妈拿她和哥哥的头相互撞,直到她晕过去。

而这并不是让她最为难过的事情,最让她记忆深刻的是她进入初三那年,A女和自己的班主任聊了妈妈的一些事情,结果老师找来妈妈聊聊,当妈妈知道一些家事被女儿告诉老师后,恼羞成怒,冲进班里当众给A女一个大嘴巴,让她后来因为脸上的掌印,三天都没去上学。这个伤害,让她自此对于“尊重”过于敏感,直到她成年后依旧过分关注别人对自己的态度,为了让别人对自己不产生厌烦心理过度压抑自我。

另外一种她无法释怀的伤害是来自父亲。每次当母亲给自己和哥哥施加暴力时,她总是试图寻求父亲的帮助,但每次她都被父亲“冰冷的目光”推开。

如果说,A女的妈妈将婚姻不幸福的情绪转移到孩子身上,得以宣泄,那么她父亲也同样是将自己对于妻子的不满、厌恶移情到孩子身上。

不论冷热,是否每一个家庭暴力下成长过来的孩子都有理由成为另外一个暴力者或者懦弱的不敢去面对社会的人?有可能,但我认为不全是。

A女就给我呈现了一个暴力家庭成长出来的人格、性格相对完整的形象。她现在有幸福的家庭,美满的婚姻,良好的事业,对于日渐衰老的父母,她也每周回去给予应有的孝道。

为何?A女告诉我,第一,她有一定要过的比妈妈幸福,不能凑合的要一个面子上好看的婚姻;第二,因为有这样的父母,所以她拥有了很多观察别人脸色而揣摩对方内心的练习机会,这对于她以后从业的人际关系有很大的帮助;第三,自己痛恨父母的为人父母的方式和人品,如果用恨去对待父母曾经的暴力,那她自己就会成为父母那样的人,以暴制暴只会让自己更加深刻的记住那些以往的伤害,用爱去面对那些伤害,才能够让自己真正远离痛苦的记忆。

家庭暴力给予她真正的伤害不在于皮肉,而在于安全感和自尊、自信的建立,当A女有了主动探索的能力后,她通过学习以及 和心理老师的交流发现,父母这样的行为完全因为他们内心的懦弱,他们无力对抗生活这个强大的力量,只好发泄给最为弱小自己。想要让自己不成为暴力外表下懦弱无能的牺牲品,自己就一定要变得强大。而真正让一个人强大的,不是恨,而是爱。

爱的禁锢:替代满足型伤害

对于暴力型的父母我们尚可以理解他们是“祸害”,对于浓厚的爱,无微不至的关怀,我们为何也觉得这类父母是“祸害”?

如果让我用普通成年人的视角去看这个话题,我觉得有些矫情,这和暴力、灾难下成长起来的孩子相比,这种伤害算什么?

但是,让我用一个曾经年轻过的心理咨询师的视角看这个话题,我认为,这些伤害的严重程度一点都不亚于暴力的伤害。因为,对于暴力伤害我们还有话可说,有冤可诉,但对于打着爱的旗号的“伤害”,我们迷惑,不知所措。

“不要输在起跑线上”这句功利性极强、目的性极强的话语被很多父母奉为教育的基础。由此,他们根据自己曾经的爱好、梦想,把自己没有实现过的理想都赋予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与其说他们在教育孩子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不如说他们借用孩子成为自己重新活过一遍的工具。

一个七岁的女孩对我说:“柏老师,您能告诉妈妈我有严重的病,每周都需要过来看您一次吗?”我问:“为什么呢亲爱的?”她说:“只有在您这里的一个小时,我可以做我想做的,说我想说的,我觉得活着太累了,没意思!”

我心酸无语。

这些由父母未完成的梦想实现带来的“祸害”通常都发生在自己儿时,我们无法回避,因为自己太年幼而无法去选择。那是否我们就因此而将父母列为“祸害”而要和他们斗争到底?

曾经的我以为是的。爸妈在生我前三天还挺着沉重的肚子去看交响音乐会,而我从五岁就开始学习小提琴。每天四个小时的练琴安排让我的童年惨不忍睹,我在只有小提琴和书本的童年中成长。我学会摆弄的第一件电子设备就是我家的钟表,我总是在练琴时偷偷的把表调快几分钟。也懂得用刀片把琴弦割得似断非断,在需要拨弦的时候它就会“自然的断掉”,甚至不惜冬天的时候故意站在敞开的窗子前让自己鼻涕横流。这些,恐怕也是对抗父母的N种方法的原始版。

但当我现在成长为一个年近四十的女人的时候,我有一天突然的感到,这些所有的经历,或许没有让我成为一名艺术家或者作家,但因为这样的经历,我对于那些有过或者正在经历着“不堪童年”的孩子们有了深刻的共情基础,对于他们的叛逆行为有更加清晰的认识;因为曾经八年的音乐学习和儿时大量的图书阅读,让我的审美还不算落伍老土,让我对人际交往中很多情感的感受力、洞察力更加的敏感。

任何事物都是有双向作用,都有它的两面性。这个道理,在我儿时的时候,我不明白,即便有人告诉我,我也无法理解,只会觉得这属于不咸不淡的“片儿汤话”,但现在我理解了它深刻的含义。

现在的大学生朋友大多是有思想、有见解的“年轻智者”,在我接触的很多年轻人当中,他们的哲学思辨能力绝对让我钦佩。如果我们将自己的视角试着从这件事物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这一面当中转移一些,看看它的反面,是否你能够从中感受到那些积极的含义?

当你因为一种事物而受到伤害的同时,也势必从这个事物当中有所获得,只不过这个获得是你意识到的、没有意识到的,愿意承认的、不愿意承认的。我们无法选择父母如何安排我们的儿时、童年,但我们可以选择自己如何看待自己成熟后如何看待我们被安排的儿时、童年。

爱的误区:剥夺型伤害

与暴力相反,伤害来自于父母之爱。更准确地说,是那些在父母一方认为关爱的行为,在孩子一方却感觉到构成伤害。这包括时时刻刻、无微不至的嘘寒问暖,以及持续的提醒与训诫;更包括各种思想指导与行为约束,各种成才期待与人生规划,乃至窥探隐私、干预交友、指定道路、选择配偶等等。儿女在这样的关爱中,感到完全没有自己的空间,没有个人选择的余地,也没有对自己的个性与人格的尊重。

就像一名父母因为儿时害怕孩子打疫苗时痛苦那十分钟,而不舍得让孩子注射疫苗,最终当孩子成年后,当他遭遇这类细菌的伤害的时候恐怕要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这就是我们教育界不断呼吁的“挫折教育”的必要性。

当然,我认为挫折教育并非是要遇到什么人生的痛苦、挫折的时候才会得以实施,它是渗透在我们成长中的每一步的。在我们长大的过程中,每一件我们没有经历过的事情,每一件我们需要独自面对的事情对于年幼的我们都称之为挫折。因为没有经历过,就有可能感到紧张、恐惧,有可能面对失误、失败,而也正是因为这样我们获得成功时才更可能感到成就、快乐,甚至对于自己的自信。

造成父母这样的爱的误区的我认为和每家都是一个孩子有很大的关系。因为过于珍视,而害怕其受到任何伤害、挑战。对此,不是我们能够去解决的问题。但有一点我们可以解决,那就是,当你意识到这个问题对于自己称之为“问题”的时候,你恐怕也不再是一个幼儿、儿童,而是有着自己独立意识、独立行为能力的年轻朋友。年轻朋友的含义是什么?是准成年人,是还有较大的塑造空间的青年人,是尚未完全定型的年轻人。

亡羊补牢为时不晚。当我们意识到自己错过了很多自我历练的机会的时候,与其躺在父母给创造好的温床中虚张声势的叫嚣还我独立行走的机会,不如自己跳下温床去真正的感受独立行走中可能经历的困难、挑战。

我不否认在这个问题上,父母的“祸害”作用非常大,但遇到问题就把责任归结到外因上,而不从改变自己的内因而入手,那这样的叫嚣除了起哄,没什么真正的意义。

想要获得成长的锻炼,现在机会到处都是。从汶川、玉树、舟曲的那些灾区志愿者队伍中我看到过,从城市文明建设的志愿者队伍中我看到过,从育儿、养老院的志愿者队伍中我看到过,从积极的投身于社会实践、学校活动的队伍中我也看到过。在这样的经历中,很多被剥夺成长机会的温室小花淬炼换骨,这些主动行为、主动的意识是现在的你拥有的能力,是父母很难再去剥夺的。

当我们意识到伤害的存在的时候,一味的躲在伤害中自怨自怜是懦弱的表现,当我们意识到伤害的时候,勇于打破伤害对于自己的桎梏才是真正的成长。

有人说,不管父母是以哪种形式对子女的“祸害”,这些子女成人后的现象却是惊人地相似:他们总把家里的不幸归罪于自己,认为自己的存在就是为了满足父母或其他人的需求,把别人的需求至于自己的需求之上,不懂得珍惜自己;极度缺乏自信,对自己的评价不是出自内心,而非得通过外界来衡量自己的价值;不懂的什么是真正的爱,往往把爱和痛苦、控制甚至伤害混在一块儿,也不会以恰当的方式爱自己的恋人。甚至有些年轻人会沿袭、继承这种“祸害”,这种心理上的转嫁机制会让他们同样冷酷地对待自己周围的同学、朋友,以至于把仇恨的情绪转嫁到其他人身上。

我以为,这些朋友没有真正的理解这些“祸害”背后真正的心理基础,当我们不知道它为何产生的时候,我们会迷惑、会屈从、会顶礼膜拜,但当这些心理基础的真实面纱让我们洞悉后,我们清楚的看到它们是由于父母的懦弱、胆怯、自私、无知、恐惧等因素形成的,当我们理解并且接受了这些真相后,你就会获得一种力量,佛家说这是“宽容”,心理学说这是“爱”。

一部分年轻朋友遭受到“祸害”后消沉、迷失,但也有同样多数量、甚至大得多数量的年轻朋友在经历了不同“祸害”之后,不甘于自己的命运被谱写、被安排,让自己在意识到问题的那一瞬间,就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突破问题的方法,而他们在这样的解决、突破的过程中,补偿了很多曾经缺失的成长机会,化解了很多曾经成长过程中的迷惑和不解,释怀了许多成长过程中的痛苦、伤害。这些或许是你身边那个优秀的朋友背后曾经发生过的故事,只不过它们没有通过现实那些自私、缺乏自信、不懂得理解尊重等表象表现出来而让你清晰的看到。

父母皆祸害,如果这个祸害的动机是因为无知的爱,那是否有情可原?不知者,不为罪。我们可以批评他们的错误行为,但请不要否认他们的爱。

命运不是被上帝谱写的,也不是被父母谱写的,它唯一的作者就是、只能是你。

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职场没有“新妈妈”  

热门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