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弗洛伊德的理论,一个人的生命,容易成为童年经历的一种轮回。而造成这种“轮回”的就是我们和父母的关系,因为童年阶段,在所有关系中,最重要的就是同父母的关系。无论父母是否依然健在,无论是不是与父母同住都不重要,与父母的关系决定了我们以后的人生和与其他人的关系。
与父母的关系 亲子关系
如果跟父母之间有任何矛盾或不满,后面的人生就会一直带着这份不满;如果跟父母的关系良好,就会把相同的赞赏与感谢带入往后的每一段关系里,因为我们会开启复制模式…… 一般这复制模式会分为这样两个极端:要么你潜移默化地学习了他们的各种行为模式;要么你有意识地逼迫自己不要变成他们那样的人。
比如说我的一个做生意的朋友,生意做了多年,因为他在生意圈里鲜有的正直个性以及专业上的精益求精,在业界口碑还不错。但多年下来,生意虽做得稳扎稳打,稳中有升,但一直很难突破,一直处于瓶颈下、难于突破的状态。而他在多方求证和总结后,发现自己之所以很难突破是因为一直没有招到得力的员工,团队合作是他生意中最薄弱的一个环节。他的感觉就是,自己虽是公司的老板,但同时也是业务、销售、财务、库管……等等所有角色,哪儿都离不开他,离开就会出乱子。所以生意做得越大,他感觉越累,对团队越失望,总有一种筋疲力尽、分身乏术而又黔驴技穷的感觉。
最终,不胜其扰的他来找企业管理方面的心理咨询师,希望能帮自己走出困局。心理治疗师让他回忆童年时对父母的感受,以及同父母的关系,从而从这些关系中找到他和自己员工相处的模式是不是有什么问题。
按照他的描述,他的父母都是在自己各自的领域做得相对来说比较出色的人,从而对孩子的要求也就很高且非常地挑剔。父亲要求他学校的学习成绩一定要好,如果某次考试不理想,父亲感觉在亲友面前丢了面子,就会对他一顿打骂;母亲的方式则是唠叨,每天一刻不停的唠叨他,每次他若犯一点儿小错,先是把他臭骂一顿,然后再把从小到大犯过的“错”历数一遍,以让他明白他多么让父母失望,多么的不可救药!
就是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下,我这个朋友从初中开始,学习成绩就一直起起伏伏,呈巨大的不稳定性。用他的话说,他其实是可以学好的,并且他父母和所有的老师也都认为他有潜力,而偶尔出色的成绩也充分说明了这一点,但就是无法稳定。而且父母越是想让他做好的事情,他就一定会把它搞砸。结果最终没有如父母所愿,考上理想的大学。毕业后,分配的工作也不喜欢,才最终辞掉公职,自己经商。
听过这些描述后,咨询师意识到,他在公司中扮演了自己童年时父母的角色,而员工就是那个面对父母的百般挑剔而心存不满,从而错误频出的他。心理咨询师让他想象如果把他现在的公司比作他童年时的家庭,那他在里面的角色是谁?他的感受是什么样的?同时让他回忆童年面对父母的不满和责骂时,他的心理感受是什么?他当时的反抗方式又是什么?
为了帮他更好的回想起当年的感觉,咨询师建议他回到当年生活的地方或上学的地方去,找一个能让自己想起自己那么大时的男孩儿。咨询师的想法是,他可以想象那个男孩以他曾经感受过的相同的方式经受着父母的百般苛责和挑剔;由此他可以感受到当初事件发生时,作为一个还没有成长起来的小男生内心的那份屈辱、愤怒与无奈,而当时他唯一可以抵抗的方式就是潜意识里的不合作。也就是学习成绩下降,生活中错误百出。正是这个“童年内因”让他在工作中也对自己的员工百般挑剔与苛责,而员工也是在用当年他反抗父母的方式在反抗着他的管理,那就是工作中拒绝成长,不断出错。
不仅是在工作中,我们与父母的关系会复制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理论上,所有人际关系都反映了你与父母的关系。所有关系都会真实反映你与父母之间所发生的事。你与家人朋友的关系、与同事的关系等等都取决于你与父母的关系,一旦与父母的关系改善了,一切都会改善。
所以,你知道了吗?你与父母的关系极为重要,它造成了我们“生命的轮回”,亦即各个方面的轮回,不管是工作上,还是生活上的。
那大家可能又要问了,过去的已经过去,已无法改变,难道我们就要从此陷在这个轮回里面,难以自拔了吗?心书房姐姐的回答是:No!这时候,只要你充分认清自己,认清自己的行为模式,其实是可以跳出这个“轮回”的。而这对于普通大众来则是一个难以独自完成的过程,可以让心理咨询师来帮助你完成。
在心理治疗中,对待心理疾病患者,一般会追溯到其父母—子女关系是否有严重缺陷。我们每个人内在都有一个小孩,从一开始的单纯、青涩,到后来随着环境而变化。而心理治疗中,培育“内心的小孩“即意味着恢复过去——即回溯和重新捕捉半记忆性的或压抑的童年体验的过程——但目的仅在于释放它。在这个过程中达到与父母的和解,从而与过去决裂,重新开始现在的生活,走出”轮回“。
所以,请重视与父母的关系,无论父母是否依然健在,无论是不是与父母同住都不重要。从在关系中出错的地方吸取教训,能将痛苦转化为有助于成长的经验,让你提高洞察力和处世技巧,从而增强你下一次建立关系的能力。